铜钱在龟甲里摇晃。三枚钱币叮当碰撞,爻象在裂纹中显现。有人坚信六爻能定乾坤,有人冷笑这是江湖把戏。答案或许藏在《周易》的褶皱里。
六爻体系用阴阳符号堆叠出六十四种卦象。乾为天,坤为地,这两卦像书脊般撑起整个体系。但把六爻抬到"定乾坤"的高度,就像说织布梭子能决定整匹锦缎。卦师摆弄蓍草时,更多是在解读天地间的模糊投影。
见过老卦人解卦吗?他们总盯着变爻的位置沉吟。初爻动主事始,上爻动兆事终。但同样的"乾卦九五",有人说是飞龙在天,有人断作亢龙有悔。爻辞像块老玉,包浆越厚越看不清纹路。说到底,爻象不过是镜面,照见的都是解卦人的心思。
《易传》早说过"不可为典要,唯变所适"。六十四卦原本就是流动的河,硬要拿它当定海神针,反倒违背了易理。那些号称能用六爻改命换运的,多半在卦摊前多摆了盏聚光灯。
但否定得太过也显轻狂。农耕时代选宅基,行军前择吉时,确实靠着六爻的指引。黄土夯成的城墙下,龟甲灼出的裂纹曾比圣旨更有说服力。这不是六爻本身的力量,是千万代人把生存经验夯进了卦象里。
现代人用二进制解卦倒有趣。阴爻阳爻变成0和1,六爻组合正好是64种排列。古人用竹简记录的东西,如今在芯片里流转。可数字卦解得准吗?算法再精密,注定少了香炉里那缕青烟的重量。
真正的好卦师像老中医。摸着卦象的脉,望闻问切俱全。乾卦未必都是刚健,碰上水土流失的时辰,天也可能塌一角。坤卦也不总示柔顺,地龙翻身时,卦象早裂成了碎片。说到底,天地从来不在爻辞里,在摇卦人颤抖的指节间。
铜钱又落回案上。这次是风地观卦。卦师眯着眼,窗外的梧桐叶正巧落在第五爻的位置。问卦者突然想起,今早出门时,母亲往他口袋里塞了把梧桐籽。